对于这几年的职业教育,很多家长都没有怎么了解,更别提什么信心可言了,这也就造成了家长对职业教育的恐慌和不信任。接下来,老师整理了湘潭生物机电中职招湖南省外的学生吗的一些相关信息,供同学们以及家长参考!
湖南省湘潭生物机电学校现占地面积195亩,建筑面积8.4132万平方米;学历教育在校生4017人,教职员工284人。学校固定资产达3800多万元,以现代化的办学理念为引领,以德技双修为培养目标,以信息化手段和"双师团队",打造新型技能人才。

平稳发展时期
1980年,上级领导给学校分来一批大学生,他们是国家恢复统考后第一批毕业生。1982年湖南农学院湘潭分院撤销,部分员工调来充实学校。这两股生力军的到达,大大地增强了学校的教师队伍。1983年,学校已全部辞退了所请的临时教师。
专业特色更加凸显
为提高学校内涵建设、发展特色、塑造专业品牌,学校重新审视了专业设置现状,及时调整专业布局结构,根据市场需求,结合学校独有的涉农特色专业,打造涉农专业品牌。我校园林技术、农机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畜牧兽医专业为省级示范特色专业,园林实训基地、现代农艺校企合作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为省级重点实训基地,填补了我市省级示范特色专业的空白。
折叠时停时办时期
1961年底学校建制撤销后,农科所负责经管校产,吸收安顿了部分学生。1964年农科所写了《关于开展半工半读农业学校办学计划和意见向地委的报告》。《报告》指出,学校要贯彻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的方针,学制三年,学生以贫下中农子弟和党团员积极分子为主要对象。1966年5月,湘潭地委组织部从浏阳调来刘召春同志担任湘潭耕读大学党委副书记、专职副校长,党委书记由地委副书记高臣唐同志兼任。湘潭耕读大学的校址便设在学校的东院。刘召春同志到任后,按照上述报告精神,正式招生200余人,其中70%是党团员。刘曾带领工作队员到广东、广西等地参观。学校勉强维持到1968年底,终于停办。国家承认学员的中专学历,学校的档案资料均由当时的地革委教育组接收。
后来耕读大学学员要求落实学历,也是由教委直接发给文凭的。
建校初期
1958年5月,湘潭地委决定在湘潭专区农业合作干部学校的基础上,创建湘潭专区农业学校,校址选定在湘潭市西郊的伍家花园,临时校址则仍然是市文庙内原专区干校旧址。同年下期首批招生,招生对象从过去的以招收干部为主,转到以面向社会招生为主,只保留个别干部班。7月4日开学,8月改名为湘潭专区农业专科学校;年底,学校迁至伍家花园新址,旧址移交给湘潭师专;1959年1月,专科学校升级为湘潭专区农学院,对农场、农科所实行统一领导。同年10月高潮回落,湘潭专区农学院还原为湘潭专区农业学校。
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在各级职业技能、文化素质抽考中,合格率均达95%以上;在国、省、市三级技能大赛中,分别获奖24人次、32人次、120人次,连续荣获市级团体一等奖;毕业生"双证书"获取率98.36%,对口就业率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