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的报考往往是双向的,不光是同学们会在选择专业的时候对学校进行一个考察,学校对于学生也是有一定的要求,而且对于不同专业的要求也有可能不太一样,所以同学们一定要注意了解清楚。以下是我们株洲市特殊教育职高分数线 周老师为大家整理的资讯,仅供参考。
株洲市特殊教育学校2017年秋季迁校后,站在新的起点上,学校再攀高峰,成功创建株洲市文明校园、株洲市文明标兵校园,2017、2018年连续两年获评市绩效考核“优秀”等第,《医教结合理念下随班就读工作“1+X+Y ”模式的开发与实践》《科技辅助下的聋听融合研究——“手之声”项目的研发与运作》两个项目连续获得2017、2018年度株洲市教育创新特等奖。

湖南省“十五”重点规划课题“三类残疾儿童少年随班就读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是湖南省十五期间第一个结题鉴定的课题,被专家称为省内特殊教育领域难得的好课题,被评为三等奖。在“十一五”期间,学校又承担了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农村残疾儿童教育权利保障的对策研究》。学校被授予“湖南省基础教育重点科研课题研究单位”、“教育部‘十五’特教课题实验学校”、“教育部哲学社会学科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实验学校”。
荣誉
学校成立以来,各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先后被评为“湖南省文明卫生单位”、“湖南省级园林式单位”、“湖南省特殊教育先进单位”、“株洲市特殊教育示范学校”、“株洲市双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株洲市治安模范单位”、“株洲市石峰区安全文明校园”、“株洲市群众体育先进单位”。2003年9月被中残联、国家体育总局联合授予“1998-2002年度残疾人体育工作先进单位”。
2019年9月,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2020年3月,株洲市特殊教育学校康复部 获得2019年度湖南省三八红旗集体荣誉称号。
2022年3月,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集体”称号。
大力开展双休日活动
通过校内教师引导,以书法、绘画、十字绣、篮球、舞蹈等为载体,学生以高带低的“大手拉小手”、以好带差的“前手拉后手”的校内“手拉手”,以联谊、球赛、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的校外青年志愿者、义工、大中小学学生的校外“手拉手”,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周末生活,为学生提供了发挥特长、展示才能、提高综合素质的广阔空间,提高了学生的活动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使他们树立了自信,安心在校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