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专能成才。通过对口高考,与普高学生一样考专科、升本科、读研究生,享受同样的就业、创业待遇。更为重要的是,中职阶段的专业技术经历更有利于他们成长为高管、经理、技师、工程师。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们株洲市特殊教育职高招生代码 。
株洲市特殊教育现有25个教学班,236名学生,83名教职工,是一所集聋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聋语训康复教育、启智教育于一体的特殊教育学校。有一支爱残乐教、团结协作、爱岗敬业的教职工队伍。

2017年秋季迁校后,站在新的起点上,学校再攀高峰,成功创建株洲市文明校园、株洲市文明标兵校园,2017、2018年连续两年获评市绩效考核“优秀”等第,《医教结合理念下随班就读工作“1+X+Y ”模式的开发与实践》《科技辅助下的聋听融合研究——“手之声”项目的研发与运作》两个项目连续获得2017、2018年度株洲市教育创新特等奖,迎来了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如何及早训练聋儿养成良好的听习惯?
良好的聆听习惯的建立,有助于听力医生准确地诊断出聋儿的听力损失情况,及早验配好助听器,更有助于聋儿有声语言的早日习得。聋儿的听习惯的建立,不是自然习得的,需要专门训练。您不妨采取下法尝试进行: 准备3种以上声响玩具或物品,如鼓、锣、哨等。父母示范。爸爸坐好,妈妈在背后敲鼓,听到声音后,爸爸举手示意昕见。让孩子敲鼓,父母轮流示范。待孩子产生兴趣后,改换孩子聆听,妈妈在一旁指导。一旦孩子做对,及时给予鼓励。进行一段时间后,可更换声响物品按上述方法重新进行游戏,也可变换游戏方式,如"听声音拨珠"或"穿珠"等。年龄较大的聋儿,还可进行"听话识图"或"听话复述"的游戏。
2002年,学校开办了启智教育,招收了15名智力落后学生,揭开了学校发展智力落后儿童少年教育的序幕。在继续做强聋教育的同时,学校决定做大智力落后儿童少年教育,以满足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
文化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
通过加强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学校立足株洲当地社会经济实际,在传授基础文化知识的同时,先后开设了医疗护理、缝纫、工艺美术、美容美发、园林艺术、办公自动化等职业专业课。以就业为导向探索职业教育模式,走校校、校企联合办学路子,毕业生就业率达100%。1995年学校创办了湖南省第一个聋人职业高中班,首届学生有2名考入长春大学特教学院装潢艺术本科专业,填补了我省特教学校学生考入特教高等院校的历史空白。到2016年止,学校先后有100余名聋生考入长春大学特教学院、北京联合大学、天津理工学院、中州大学、长沙职业特校学院,高考升学率100%。更多的残疾学生通过掌握一技之长,毕业后走向社会,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成为一名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和建设者。
科学发展
我校办学坚持科学发展,实施“科研兴校”战略。教师教研教改论文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或获奖40余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或获奖240余篇。参与国家级课题研究3项、承担省级课题8项并取得可喜的研究成果,其中有2项课题研究成果分别获省优秀成果一等奖、三等奖,有1项成果获市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成果获株洲市第三届教育工作创新奖。学校被授予“湖南省基础教育重点科研课题研究单位”。湖南省基础教育“九五”重点课题“聋生劳动技术与职业教育研究”成果分获省、市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