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专能成才。通过对口高考,与普高学生一样考专科、升本科、读研究生,享受同样的就业、创业待遇。更为重要的是,中职阶段的专业技术经历更有利于他们成长为高管、经理、技师、工程师。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们株洲市特殊教育职高招生对象 。
株洲市特殊教育学校办学坚持科学发展,实施“科研兴校”战略。教师教研教改论文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或获奖40余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或获奖240余篇。

办学功能
为了拓展学校办学功能,让更多残疾学生得到特殊需要教育,1995年学校创办了湖南省第一个聋人职业高中班,首届学生有2名考入长春大学特教学院装潢艺术本科专业,填补了我省特教学校学生考入特教高等院校的历史空白。到2009年止,学校先后有21名聋生考入长春大学特教学院,50余名聋生分别考入天津理工学院、北京联合大学、中州大学、长沙职业特校学院。更重要的是,更多的残疾学生通过掌握一技之长,毕业后走向社会,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成为了一名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和建设者。1998年,学校开办了学前康复教育,目前在训聋童达33人。从开办以来,已经使一批聋儿回归社会主流。2002年,学校开办了启智教育,招收了15名智力落后学生,揭开了学校发展智力落后儿童少年教育的序幕。在继续做强聋教育的同时,学校决定做大智力落后儿童少年教育,以满足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
大力开展双休日活动
通过校内教师引导,以书法、绘画、十字绣、篮球、舞蹈等为载体,学生以高带低的“大手拉小手”、以好带差的“前手拉后手”的校内“手拉手”,以联谊、球赛、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的校外青年志愿者、义工、大中小学学生的校外“手拉手”,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周末生活,为学生提供了发挥特长、展示才能、提高综合素质的广阔空间,提高了学生的活动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使他们树立了自信,安心在校学习。
在湖南省第八届残疾人运动会上,我校学生获得4枚金牌,12枚银牌和2枚铜牌的优异成绩,学校获“推荐人才奖”。学校狠抓文艺训练, 近年来,文艺节目在国家、省、市文艺调演中荣获8个一等奖、9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美术作品参加全国、省、市比赛,获一等奖113个、二等奖108个、三等奖188个。《洗春》获全国残疾人文艺调演二等奖,器乐伴舞《洞庭风光》获全国残疾人文艺调演三等奖,《守岁》获全国第二届聋校学生文艺调演一等奖,《等你来》获全国第二届聋校学生文艺调演三等奖,《浪花》获省聋校文艺调演三等奖,《村丫丫》获湖南省聋校文艺调演二等奖,《渴望》获株洲市中学生文艺调演一等奖,学校被评为“全国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