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专能致富。在“全民创业,大众创新”的时代,凭借一技之长,就能创业致富。学会一门技能,致富一个家庭,实现一生价值。下面一起来看看我们株洲市特殊教育学校对口升学的电话是多少的相关介绍。
株洲市特殊教育学校创建于1985年,有一廉洁奉公、务实创新的领导班子,有一支爱残乐教、团结协作、爱岗敬业的教职工队伍,学校占地30亩,环境优雅,有200米环形跑道、100米直跑道、标准篮球场、健身房。

如何及早训练聋儿养成良好的听习惯?
良好的聆听习惯的建立,有助于听力医生准确地诊断出聋儿的听力损失情况,及早验配好助听器,更有助于聋儿有声语言的早日习得。聋儿的听习惯的建立,不是自然习得的,需要专门训练。您不妨采取下法尝试进行: 准备3种以上声响玩具或物品,如鼓、锣、哨等。父母示范。爸爸坐好,妈妈在背后敲鼓,听到声音后,爸爸举手示意昕见。让孩子敲鼓,父母轮流示范。待孩子产生兴趣后,改换孩子聆听,妈妈在一旁指导。一旦孩子做对,及时给予鼓励。进行一段时间后,可更换声响物品按上述方法重新进行游戏,也可变换游戏方式,如"听声音拨珠"或"穿珠"等。年龄较大的聋儿,还可进行"听话识图"或"听话复述"的游戏。
办学功能
为了拓展学校办学功能,让更多残疾学生得到特殊需要教育,1995年学校创办了湖南省第一个聋人职业高中班,首届学生有2名考入长春大学特教学院装潢艺术本科专业,填补了我省特教学校学生考入特教高等院校的历史空白。到2009年止,学校先后有21名聋生考入长春大学特教学院,50余名聋生分别考入天津理工学院、北京联合大学、中州大学、长沙职业特校学院。更重要的是,更多的残疾学生通过掌握一技之长,毕业后走向社会,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成为了一名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和建设者。1998年,学校开办了学前康复教育,目前在训聋童达33人。从开办以来,已经使一批聋儿回归社会主流。2002年,学校开办了启智教育,招收了15名智力落后学生,揭开了学校发展智力落后儿童少年教育的序幕。在继续做强聋教育的同时,学校决定做大智力落后儿童少年教育,以满足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
科学发展
我校办学坚持科学发展,实施“科研兴校”战略。教师教研教改论文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或获奖40余篇,在省级刊物上发表或获奖240余篇。参与国家级课题研究3项、承担省级课题8项并取得可喜的研究成果,其中有2项课题研究成果分别获省优秀成果一等奖、三等奖,有1项成果获市优秀成果二等奖,1项成果获株洲市第三届教育工作创新奖。学校被授予“湖南省基础教育重点科研课题研究单位”。湖南省基础教育“九五”重点课题“聋生劳动技术与职业教育研究”成果分获省、市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学生文明习惯有哪些?
1)注意礼貌用语。
2)礼貌给人之路。
3)上车给老弱病残让座。
4)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随地涂鸦,不损坏公物,不打架斗殴,不抽烟酗酒,不打牌赌钱,不穿奇装异服。
大力开展双休日活动
通过校内教师引导,以书法、绘画、十字绣、篮球、舞蹈等为载体,学生以高带低的“大手拉小手”、以好带差的“前手拉后手”的校内“手拉手”,以联谊、球赛、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的校外青年志愿者、义工、大中小学学生的校外“手拉手”,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周末生活,为学生提供了发挥特长、展示才能、提高综合素质的广阔空间,提高了学生的活动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使他们树立了自信,安心在校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