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谁往前时都会数着一二三,但不论多少步,都是从一二三累积起来的。这里是周老师为大家整理有关株洲市特殊教育学校学校口风如何的学校信息,想要报名学校的同学不妨详细的看一下文章,深入了解一下学校。
株洲市特殊教育学校成立以来,各方面的工作都取得了长足发展,先后被评为“湖南省文明卫生单位”、“湖南省级园林式单位”、“湖南省特殊教育先进单位”、“株洲市特殊教育示范学校”、“株洲市双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株洲市治安模范单位”、“株洲市石峰区安全文明校园”、“株洲市群众体育先进单位”。

在“十一五”期间,学校又承担了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农村残疾儿童教育权利保障的对策研究》。学校被授予“湖南省基础教育重点科研课题研究单位”、“教育部‘十五’特教课题实验学校”、“教育部哲学社会学科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实验学校”。
政府重视
学校成立以来,受到株洲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1999年至2006年,市委、市政府多次到学校召开现场办公会,就学校办学方向、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学生生活以及教师待遇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并逐步得到解决。在校学生从2003年春季开始已实行免费入学。
在湖南省第八届残疾人运动会上,我校学生获得4枚金牌,12枚银牌和2枚铜牌的优异成绩,学校获“推荐人才奖”。学校狠抓文艺训练, 近年来,文艺节目在国家、省、市文艺调演中荣获8个一等奖、9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美术作品参加全国、省、市比赛,获一等奖113个、二等奖108个、三等奖188个。《洗春》获全国残疾人文艺调演二等奖,器乐伴舞《洞庭风光》获全国残疾人文艺调演三等奖,《守岁》获全国第二届聋校学生文艺调演一等奖,《等你来》获全国第二届聋校学生文艺调演三等奖,《浪花》获省聋校文艺调演三等奖,《村丫丫》获湖南省聋校文艺调演二等奖,《渴望》获株洲市中学生文艺调演一等奖,学校被评为“全国特殊艺术人才培养基地”。
大力开展双休日活动
通过校内教师引导,以书法、绘画、十字绣、篮球、舞蹈等为载体,学生以高带低的“大手拉小手”、以好带差的“前手拉后手”的校内“手拉手”,以联谊、球赛、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的校外青年志愿者、义工、大中小学学生的校外“手拉手”,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周末生活,为学生提供了发挥特长、展示才能、提高综合素质的广阔空间,提高了学生的活动能力、适应社会的能力,使他们树立了自信,安心在校学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