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天都是奋斗的起点,是全新的开始,并非煎熬的开端,是憧憬的绽放,是热情的飞扬,并非平庸的再现,是精彩的孕育,是希望的放飞,并非孤独的前行,愿周一的你,拥有一份平和的心态,朝着理想的方向努力。下面是株洲市特殊教育中学学校有多少人相关信息,大家可以了解一下,希望同学们都能进入自己心仪的学校。
株洲市特殊教育学校也被评为本届运动会的先进单位。2002年组建的学生男子篮球队从2003年来连续代表湖南省参加全国聋人篮球锦标赛均取得较好的成绩。

政府重视
学校成立以来,受到株洲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1999年至2006年,市委、市政府多次到学校召开现场办公会,就学校办学方向、办学规模、办学条件、学生生活以及教师待遇问题进行了认真研究,并逐步得到解决。在校学生从2003年春季开始已实行免费入学。
注重艺体教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校在抓好文化教育、职业教育的同时,十分重视学生艺体特长的培养,这是建校以来学校一直坚持的办学理念,已成为学校办学的突出特色,长盛不衰。学生体育代表队先后30次参加国家、省、市级体育竞赛,共获金牌105枚,银牌131枚,铜牌170枚,破省残疾人田径纪录12项共31人次。2002年组建的学生男子篮球队从2003年来连续代表湖南省参加全国聋人篮球锦标赛均取得较好的成绩。2005年湖南省第六届残疾学生运动会上,学校运动员获得金牌总数第一的好成绩。在2006年9月举行的湖南省第七届残运会上,学生一举夺得十一枚金牌,为株洲市在本次运动会上获得团体总分第一、金牌总数第一,作出了突出贡献。学校也被评为本届运动会的先进单位。
2017年秋季迁校后,站在新的起点上,学校再攀高峰,成功创建株洲市文明校园、株洲市文明标兵校园,2017、2018年连续两年获评市绩效考核“优秀”等第,《医教结合理念下随班就读工作“1+X+Y ”模式的开发与实践》《科技辅助下的聋听融合研究——“手之声”项目的研发与运作》两个项目连续获得2017、2018年度株洲市教育创新特等奖,迎来了事业发展的新篇章。
如何及早训练聋儿养成良好的听习惯?
良好的聆听习惯的建立,有助于听力医生准确地诊断出聋儿的听力损失情况,及早验配好助听器,更有助于聋儿有声语言的早日习得。聋儿的听习惯的建立,不是自然习得的,需要专门训练。您不妨采取下法尝试进行: 准备3种以上声响玩具或物品,如鼓、锣、哨等。父母示范。爸爸坐好,妈妈在背后敲鼓,听到声音后,爸爸举手示意昕见。让孩子敲鼓,父母轮流示范。待孩子产生兴趣后,改换孩子聆听,妈妈在一旁指导。一旦孩子做对,及时给予鼓励。进行一段时间后,可更换声响物品按上述方法重新进行游戏,也可变换游戏方式,如"听声音拨珠"或"穿珠"等。年龄较大的聋儿,还可进行"听话识图"或"听话复述"的游戏。
办学功能
为了拓展学校办学功能,让更多残疾学生得到特殊需要教育,1995年学校创办了湖南省第一个聋人职业高中班,首届学生有2名考入长春大学特教学院装潢艺术本科专业,填补了我省特教学校学生考入特教高等院校的历史空白。到2009年止,学校先后有21名聋生考入长春大学特教学院,50余名聋生分别考入天津理工学院、北京联合大学、中州大学、长沙职业特校学院。更重要的是,更多的残疾学生通过掌握一技之长,毕业后走向社会,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工作,成为了一名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和建设者。1998年,学校开办了学前康复教育,目前在训聋童达33人。从开办以来,已经使一批聋儿回归社会主流。2002年,学校开办了启智教育,招收了15名智力落后学生,揭开了学校发展智力落后儿童少年教育的序幕。在继续做强聋教育的同时,学校决定做大智力落后儿童少年教育,以满足特殊儿童的教育需要。










